太忙所以沒有拍很多圖,當然也不會比網路的"大大"們精華,
但我絕對很認真!!! 我也要謝謝這四年有把生命交給我維修的好友們,
是你們給予我練習的機會,讓我的技術不會退休。
學拆裝不是把零件拆出來排整齊,然後再用心呵護的放回去,
也不是比速度快,個人遠古紀錄是10分鐘拆+裝完畢,但那又如何?
結果都是要通電後能讓它啟動,
並陪伴你使用的歲月年華或幫助你完成更偉大的事那才是目的,不過會裝就好了嗎???
會拆才是重點,你平常看不見的,要打開才會知道有多恐怖...
前幾天剛幫朋友整修,拿自己的電腦交叉比對,
加上不久後要開工沒時間整理,花了半天對抗這些塵埃,
我知道網路教學很多,會拆裝的人也很多,所以只PO「個人經驗重點整理」。
第一點:關機拔總電源。
第二點:讓你的主機躺在平坦舒適的地方,最好是你不用彎腰駝背的高度,這是一項艱鉅長達半天的任務。
第三點:如果是長達三個月沒清理的主機,請到透氣的空間並戴上口罩進行作業。
第四點:不要小看灰塵,它不是粉,它具有集體意識還有黏性...
第五點:等清理完畢不要馬上開機,要等水風乾還有確認所有插槽接點有對位,在啟動電源。
我是們都是學生,不需要用到甚麼高級產品,
這裡我唯一缺少的是散熱膏。
散熱膏塗法:拿衛生紙把舊膏的擦拭乾淨,然後平抹薄層即可。
A: 棉花棒用於散熱片及風扇還有拐彎的隙縫。
B: 拆裝必備,你可以買不會說話的但請一定要用"附磁性"的端點,不然上鎖的時候跟螺絲玩捉迷藏很愉快。
C: 會用到這支拆的地方都比較難搞,請自行學習。
D: 刷子我個人是比較推小支油漆刷(要新的),不過因為人在他鄉身不由己,收納是很重要環節,實用就好。
E: 如果你的螺絲齒痕磨損善加利用此工具。
F: 不要小看灰塵,你在怎麼刷在怎麼乾擦,它始終存在。
這裡就要提一下,溼擦需要控制水分,這裡面都是精品吶~
再來棉花棒要沾溼請間接利用抹布上的水分,不要直接沾水,
如果想看冒煙的話...還有任何的電路板在髒也絕對不要碰水,這是常識吧我想...
如果照標準程序走,那就那邊一堆這邊一堆,踢到了還會不見,
這一顆一顆的小東西,現在好一點的機殼幾乎都是鎖扣式很少有螺絲,
不過還是有很多朋友跟我一樣懷舊,
所以就讓我們認識一下這些螺絲釘吧!!
如果像我一樣偷懶全部放一起也可以分辨。
螺絲釘數量補充說明:
電源供應器:共四個。
硬碟:四個,至少裝兩個。
光碟機:四個,至少裝兩個。
機殼兩側板:共四個。
機殼前板:共六個。
主機板:共六個。
風扇:每顆風扇各四個。
顯示卡:一個。
主機板與機殼的接點,要注意鐵片要接好一定要碰到不然後面板就沒作用了。
再來是恩師教我的經驗分享,主機板上所有螺絲請維持相同高度上鎖,
意思就是,不要把一顆螺絲鎖好然後換下一顆,
要半鎖然後換下一顆....,最後在全部上緊但不要鎖死,這會讓你的板子變形。
顯示卡不是蘿蔔它是有卡榫的,請不要用力拔它。
記憶體有缺口要溫柔的連接到主機板上,有卡榫的不要忘記打開後要關回去。
排線、電源線那些複雜的線條只要在主機板上找相同的形狀接就可以了。
然後就是整線的學問,就是不要擋到出風口、不要卡到風扇,剩下的都是美學問題。
(由於邊清邊拍會忘記拍到一些畫面又懶得再拆下來...所以關於板子的圖少了...)
謝謝觀賞~
如果你有問題請附乖一包,盡心為您解惑。
如果你需要求助放兩包乖,有放有保庇唷。
如果你希望裝修請送一箱,診斷疑難雜症。
如果你求清理載一卡車來,灰塵有礙健康。
讓我們一起維護並提升你和你伙伴的健康。
祝大家能在年前掃除完畢,歡迎回應指教。